子曰:“知之者不如好之者,好之者不如樂之者。”
——﹝春秋﹞孔子《論語·雍也》
經(jīng)典猶如空谷幽蘭,兀自芬芳,能滌蕩靈魂,啟迪智慧,是一種讓人寤寐思服的精神力量。
學經(jīng)典,用經(jīng)典是我們黨的優(yōu)良傳統(tǒng)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,好之者不如樂之者。我們的國家主席習近平同志也曾在《中央黨校建校80周年慶祝大會暨2013年春季學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》等文中引用過這句經(jīng)典。
以工作學習為例,《論語》說到,"知之者不如好之者,好之者不如樂之者。"這句話是指,懂得工作學習重要性和方法的人,比不上喜歡工作學習的人;喜歡工作學習的人,比不上以此為樂的人。為什么呢?這其實對應著我們工作學習的3種層次:知——好——樂。
當工作學習成為我們的內(nèi)在動機,我們有了濃厚的工作學習興趣,就可以將狀態(tài)轉(zhuǎn)變?yōu)?quot;要我學"——"我要學"——"一直學"。
習近平同志曾引用過一個陳望道的小故事,這位革命先行者在翻譯《共產(chǎn)黨宣言》時,錯把墨汁當紅糖,蘸著吃掉了粽子,母親問他,他還說“夠甜”。這樣的甜,是信仰的味道,也是全身心投入樂在其中的味道。我們在工作學習時,正需要有這樣一種好之樂之的精神。
工作學習新的知識,在日常生活中應用學到的知識,發(fā)現(xiàn)這些工作學習的新知識真的有效。每時每刻都能感受到自己成為更好的自己,這是一種符合人類天性的發(fā)展,讓我們持續(xù)感受到讓人愉悅的成就感。從而也就從"學以致用"達到了"轉(zhuǎn)識成智",持續(xù)踐行最終抵達"修己達人"的狀態(tài)。
最后,愿我們中乾立源的小伙伴們,都能熱愛我們的工作,在每一個平凡卻又不平凡的崗位上,不負青春,乘風破浪,一路遠航!